顶点小说网 - 历史小说 - 我们的1654在线阅读 - 第六百一十五章 郑秀文的建议

第六百一十五章 郑秀文的建议

    郑秀文的建议很简单,就是这个儒家文化要主动走出去。【】

    比如完全可以主动到台湾去发展。

    郑秀文说:“老爷爷,您的教导太启发人了,想必台湾有好多人想听都听不到,莫不如我陪您去一趟吧-----”

    郑秀文还画了一张图,示意给这位白花苍苍的老爷爷看。

    “红毛蕃子能不远万里来我等这里,那么这样一个窄窄的台湾海峡对我们来说,真不算什么了。”

    郑秀文还提到,走出去的办法也很多,修建孔庙是一个办法,在赤嵌小学里传播也是一个办法,最好可以开办一家学堂。

    在这次会议上,参与早训的大儒笑着说:“修建孔庙、办学堂正合老夫的心意,这些个好办且不急着说。

    单单就是在赤嵌小学里传播我儒家思想,变汉唐集团的学生为我所用,这可是极佳的办法!”

    这时候,一抹夕阳透过大玻璃窗,斜斜扫进了一号会议室里,室内忽然亮了起来,这怕是黄昏前最后的明亮了。

    永胜伯郑彩认真听完后,眉毛一跳一跳的,这真是极佳的办法。

    三弟来信说过,现在就算是汉唐集团技工学校的学生,在各家工厂里都是极为抢手。

    可比当年状元榜下拉郞配了!

    用汉唐集团的话说,现在时代变了,一切以经济建设为目的。

    工厂,才是生产银两最好的地方!

    所以,相关的技术人员当然是各家抢夺的重点了,甚至还有人动用了美人计。

    如果真能变汉唐集团的学生为我所用,那么不仅正是彰显我儒家文化的强大,而且,他们还有实用啊。

    在福建,你自己可以不用汉唐集团的产品,但是你不可能不让别人用。

    甚至,那些在他们眼里原本是奇/yin技巧的物件,也没有人会公开去骂,甚至砸毁之类的,哪怕是最最保守的乡绅。

    比如好几年前运回来的压力水井,这是没有人见过的怪物件。

    农村里的乡绅们真的不知道这物件为什么能打上水来,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毁坏它。

    它就在那大旱之季,凭空多打上来无数的救命水了!

    就算最后安溪地区的铁匠也能仿制出了它,现在已经随处可见了,但是每一个也是被好好看护着。

    还有最不可思议的电话、电报。

    这物件怪异得都有些吓人了,但是它太有用了,就算极其讨厌汉唐集团的大儒也是建议要把此物装在各个炮台。

    还有那在夜晚发出光柱的物件------

    汉唐集团的物件有大用,永胜伯郑彩都用,你说大家为何不用?

    真正的实用,可以击败一切排斥的谎言。

    福建地区没有排斥汉唐集团物件的风气,只不过永胜伯郑彩不喜欢明人像汉唐集团的人那样行事,那样打扮自己罢了。

    这是千真万确的。

    但是定远侯郑联的装扮,大家都看在眼里;郑家长女郑秀文在台湾就学,大家也是都知道。

    所以永胜伯郑彩纠结,那些大儒们也纠结,当所有的纠结都没有找到出路时,大家只好闭口不谈这些事情了,只能放下争议向前发展。

    就算是有人一直在学汉唐集团的做派,他们也只好捏着鼻子默认。

    好在厦门民间终究有杠爷、胡旱三这样的人物存在,至少能让永胜伯郑彩心里安慰些。

    胡旱三和杠爷一样,都是用汉唐集团的物件吧,但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是又从不说它好,就是一口咬定是福建本土的好。

    上一次永胜伯郑彩在无意中发现了杠爷这个人才,便又派人去找其它类似的,结果还有很多,但是没有这两个人这样突出。

    永胜伯郑彩安排人接见了他们,好生勉励,鼓励他们多说说福建的好,永胜伯郑彩的好,到时候一定有打赏。

    胡旱三和杠爷两个人认识了后,胡旱三说:“当年我娘生我时,地里连遭了春、夏、秋三旱,于是,我爹便给我起了这样一个大名。”

    杠爷说:“这不对啊,若是一连遭受三次旱灾,应该叫三旱哪?”

    胡旱三摇着头说:“这名字是长辈起的,必有他道理,若是小辈之人怀疑了,便是不尊重长辈,不尊重长辈的人,必是会犯上作乱的人!”

    杠爷慌忙说:“我就是问一问,哪里怀疑了?!哪里不尊重了?”

    胡旱三说:“问就是怀疑,怀疑就是不尊重,不尊重就是预备犯上作乱!”

    好吧,当时接见他们的是郑家集团情报安全部长郑则仕,听着他们的吵嘴,他整个人都要疯了,赶紧把他们送出大门。

    结果这两人最后还成为了朋友,这世事真是难以预料。

    杠爷最终发现这家伙有个特点,他看报纸从来不花钱!

    《福建时报》不说了,那个基本是送人看的。

    但是《汉唐时报》不行了,这得买。

    胡旱三有自己的办法,他去捡别人看完后丢的,或者去趴在正在读报的人后边看,或者装作要买的样子,翻着报摊上的《汉唐时报》快速地看,最后放下走人,总之,想让他看报拿钱,那是别想了。

    胡旱三非常会省钱。

    但是时间长了,报摊卖报的人都认识他了,见他来便脸色不好看。

    没事,胡旱三不当回事儿,咱再换一家,厦门岛上报摊多。

    杠爷笑着说:“按你说的,看人家报纸不给钱,就是小偷,小偷就是品行不端,品行不端就是会犯上作乱!”

    胡旱三嘿嘿一笑说:“好像你是花钱买报一样!”

    “我当然花钱买《汉唐时报》了,订一年的便宜好多。如果我不这样,怎么能说你呢?”

    “甚好,快把上一期的拿来,我漏看了好多!”

    “------我服你了。”

    当然,厦门百姓能安心看报,这是好事情。

    这说明现在局面大好,不是小好,不是一般的好,所有有些纠结,还是忍着吧。

    永胜伯郑彩曾经考校过郑秀文的文化。

    他惊叹女儿的算学极好,对地理也是说的头头是道,甚至对工商贸也能说出来一些见解!

    原来赤嵌小学还有去各处的工业区、商业区、农业区参观的课程。

    永胜伯郑彩点点头,心中明白了,这就是“知行合一,学以致用”,其实这汉唐集团的教育也并不算出奇,这赤嵌小学里怕不是培养技术人员了,让学生明白如此众多事物,这些人都会是合格的地方官员啊。

    秀文,实在可惜你是一个女儿身!

    要不然将来正好能辅佐郑智啊------

    永胜伯郑彩说:“在那赤嵌小学的特训班里,汉唐集团没有说你们的将来要如何安排?”

    郑秀文面上不动声色,心里一动,说:“爹爹呀,他们说只要我等当三年老师,等到教学相长之后,便可以任意发展,他们才不会束缚人才的流动,这就叫自信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说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来,若是真心来申之以大义,诱之以大利,还是可以招来他们的喽?”

    “爹爹呀,可以的,但是要找一个了解他们的人才行。我最了解了,两个弟弟在那里学习不太好,别人不太信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------你让爹爹再想一想。”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永胜伯郑彩过了几天安排长子长女一起去安溪、龙岩两地看看,他发现自己虽然知道明白“知行合一,学以致用”的道理,但是这些年来,竟然没有想过让大儿子去各地看看,嘿嘿,有些失误了,怕是心里还当郑智是个孩子吧。

    汉唐集团教育自家女儿的事情,算是给自己提了个醒。

    他们先到了安溪潘田铁矿区。

    这里怕是本时空目前最大的露天铁矿了。

    大哥郑智看着那巨大的深坑都不会说话了。

    他看到坑底里有无数的矿工,他们有的在搬运,有的在敲打着一根铁棍,还有的顺着坑边上的环形道路向上推着两轮车,那车里全是铁色的石块,那车前还有人在用绳子拉。

    太壮观了!

    郑秀文指着那巨大的坑口说:“大哥呀,我在课堂上学过,原先这里是矿洞式开采,那矿石产量不高的,汉唐集团采用了爆破式开采法,把压在矿石上的土层揭开,这样就挖的多了。

    汉唐集团在海南田独铁矿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。

    大哥呀,科学技术才会让我等更有力量。”

    大哥郑智想了想说:“噢,是这样。我经常听闻先生们说,我郑家的生铁产量举世第一了!”

    郑秀文当时马上骄傲地说:“这当然是实情了!全世界我郑家生铁产量第一!!”

    但是过了一会儿,她又说:“怕很快就不是了------老师说,如果再过一段时间,等海南三亚的田独铁矿开建成功,汉唐集团的产量就追上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噢,不怕。我郑家在龙岩不是也正在建第三个铁矿嘛?”

    “大哥呀,我听老师说,那些原本都没有开采价值,倒是正适合我郑家------”

    “噢,为何?”

    “他们说我郑家都是没有成本概念的------”

    “噢------”

    “大哥,我带你去看看便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他们带着一行随从到了矿工的住宅区。

    安溪铁矿的负责官员早收到了永胜伯郑彩的有线电报,现在屁颠屁颠地围着两位贵宾转,他们说要上哪,他就往哪里领。

    安溪铁矿的矿工住宅区一片破破烂烂!

    这里大多是竹木搭建的棚户区,横七竖八的,倒是因为怕火灾,隔离得远一些了。

    街道上污水横流,到处都有垃圾!

    几个五六岁的小孩子在一条污水沟里堵水玩,看到一群人过来,都吃惊地站起身来,看着他们。

    他们怕是从没有见过穿着这般好看的人来这里,孩子们衣不遮体!

    郑秀文的眼泪要下来了,她喃喃地说道:“老师说的都是真的------”

    感谢老朋友白银盟主美乐芝、白银盟主guozhiyin、盟主书友19630508、胡镇南、凌步虚、喜欢就好也抢、甜甜葡萄的支持。

    明天请假一天,一个月,人总是要休息一天的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