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 叱吉多
仲夏的烈日发挥它的热量,卤盐场地的卤水开始逐渐蒸发,远处叫喊声骤然传来。 方黎抬眼望,依稀可见,那些身着粗褐半臂的盐丁,露出一双晒得发黑的结实臂膀,手持铁锨往身侧的盐笼里下铲,他们肩挑手提,让这一笼笼青盐,流向朔方郡的四面八方,流入北部诸郡。 路边,知了在烦躁地叫着。 高士远和高安二人持辔,车轮辘辘,方黎和徐轩坐于车内,看着即将达到的盐场。 “三郎,还是你说的对,咱们不可莽撞。虽然现在营中士卒多了,但他们也算吾等袍泽,白城的百姓他们信任咱们,肯将自己的儿郎推心置腹交予咱们,吾等便不能随意用他们的生死开玩笑,这是道义!”徐轩道。 方黎颔首,“所以我才想出回易之计,这趟去明山镇做回易,咱们只卖酒和盐两物,收回的钱,咱们再买马。” 在漠北,白酒对于人的珍贵性不言而喻,即使是燥热的仲夏,北人也愿意喝上一盅。盐就更不必说,百姓生活中必须物,人体每日都要纳入的东西,没有盐,下地便无力,所以盐甚至可以和粮食相提并论! “好个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……”徐轩赞道。 他当然知道,所谓的栈道便是此行的回易,陈仓自然是为了刺探明山镇的情报。 打蛇要打七寸! 这是方黎告诉徐轩的话,他很认同这句。 自从仲夏丰收以来,白城百姓家家户户仓廪丰溢,军中士卒亦是对方黎等人感激不尽,原本需要每火自带的米粮(十人一火),他们也舍得拿出一些,放在营中的粮仓中,作为战时的必要口粮。 坐在左右两侧架椽上的高士远和高安二人,听到方黎和徐轩的对话,有些摸不着头脑。 “三郎,你说甚,修啥栈道、陈仓的……” “陈仓我知道,那地方在汉中。”高安抢道。 方黎和徐轩夷然一笑。 大业十年,隋炀帝饬令姚暹为都水监开渠,决堰浚疏,就这样在大运河开通不久,这条被当地百姓命名为姚暹渠的也渠道开通了,全场一百三十里,行舟运盐,灌溉农田,真正做到百利而无一害。 姚暹渠的开通,更刺激了大隋全国各地解盐池的发掘。 有了梁洛仁的信物,盐官甚好说话,对方黎等人一路满是巴结之语。 还未待高士远和高安二人动手,那盐官便喝了两个汉子过来,提了两大袋青盐,整齐码入车内,这才恭敬地送走方黎众人。 婆陵水源于北海,是主干,其支流汇入洛河,这才有了奔流不息的洛河水,突厥人大多数贵族,则是聚居于婆陵水一带。 颉利发营帐。 一队胯刀的突厥兵整装立于帐前,最前方那名身着短袍之人正是张烈。 扎着发髻的突厥人从帐内走来,看了眼张烈,冷淡道;“颉利发有请!” 张烈就要上前,却被这人拦住,看了一眼张烈腰间的胯刀,意思很明显。 张烈面带笑意,卸刀而入。 帐内,一个少年盘膝而坐,那少年面容青涩,乍一看不到二旬,与张烈年岁相差无几,一身锦衣华容,脖颈带着粗大的狼牙坠饰,十余绺发髻细细盘扎起来垂在脑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