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- 历史小说 - 挽明在线阅读 - 第295章 心思不宁的郑贵妃

第295章 心思不宁的郑贵妃

    就算是历经风波的郑贵妃,现在手掌中也沁满了汗水,不过她并没有被崇祯说的话语迷惑而失去理智。

    这么多年来幽居于慈宁宫内,她终于有时间去思考,当年究竟为什么争夺帝位会失败的原因。

    万历皇帝的正室孝端显皇后王氏身后只有一女,而光宗皇帝之母孝靖皇后王氏,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之母李太后身边的宫女,光宗皇帝不过是万历皇帝一次乱性后的意外。

    对万历皇帝来说,每次看到光宗皇帝就会让他想起那次错误,立光宗皇帝为继承人,无疑是在全天下百姓面前打自己的脸,告诉天下人自己犯了错误而已。

    更何况,万历皇帝并非是子嗣单薄的皇帝,除了郑贵妃名下的朱常洵,还有周端妃名下的朱常浩,李敬妃名下的朱常润、朱常瀛。

    万历有这么多婚生子女,就更没有必要立光宗为皇太子,令自己脸上无光了。

    郑贵妃当年就是认为自己看清楚了万历皇帝的心思,才认为皇后之下地位最为尊贵的自己,生下的朱常洵才最有资格继承大明的大统。

    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,明明拥有着充足的道理她,居然被一群文官们联手,从大明皇帝的宝座身边赶了下来。

    到了今日,郑贵妃终于明白了,控制这个国家的并不是大明的皇帝,而是外朝的那些文官们。

    她虽然有了这个明悟而认命了,但是并不代表她会甘心于被文官死死压了一辈子的命运。

    福王能够回京,就算是改变不了什么,至少也能让他们母子团聚,以她现在这样的年纪,就算福王天天待在身边,又能见上多久呢。

    看着郑贵妃一直纠结不语,朱由检有些同情的说道:“福王叔父从万历四十二年之国,至今已经有13年没有同皇祖郑贵妃见面了。

    朕怜怀身世,常常觉得天下间最为悲痛的事,莫过于‘子欲养而亲不待’。皇祖郑贵妃同福王叔父明明身体都很安康,洛阳和京城也不算远,却一十三年没能见上一面,实在让人扼腕不已。”

    崇祯的话语,终于让郑贵妃对于儿子的思念冲破了最后的顾忌,她眼圈有些泛红的对着崇祯说道。

    “不知陛下说的亲王守城的典故出自哪部典籍?”郑贵妃虽然心动了,但被文官们坑了这么多次的她,还是谨慎的先向崇祯求证了典故。

    听到郑贵妃的询问,朱由检也有些为难,他说的这个故事,不过是嘉靖朝的一个典故。

    嘉靖十年,世宗无子,中外忧之,行人司薛侃也不知是哪根神经搭错了,居然以前朝典籍为由,请求世宗皇帝从亲藩中择一亲王回京任守城王,以备万一。

    这位仁兄的下场自然不会太好,但是对崇祯来说,这却是一个可借此用来引诱福王回京的诱饵。

    但是郑贵妃现在却要问他拿出典籍,这显然让他有些为难,不过朱由检只是变了变脸色,就恢复正常的神情说道:“典籍这种东西吗,只要找一找总是会有的。”

    郑贵妃顿时了然了,这位少年皇帝居然是在拿传说忽悠自己。她顿时沉下脸色说道:“陛下难道不知,外朝这些文官最擅引经据典。

    陛下就算拿一本典籍在手,能否更改亲王出藩后不得入京的规则尚未可知,更何况现在陛下手中还没有典籍。

    以老身看来,陛下还是不要去招惹那些外朝的文官了,也让老身和福王继续过些安稳的日子吧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并没有被郑贵妃的拒绝而变得丧气,他坐直了身体小心观察着郑贵妃的表情说道。

    “朕听说民间有过这么一句话,路要一步步的走,饭要一口口的吃。引经据典同外朝文官们辩论,想要让他们同意福王叔父回京任事,自然是机会渺茫。

    不过想要让福王叔父先回京待上一段时间,朕倒是觉得不是什么为难的事。只要福王叔父回到了京城,再谋求其他发展才有机会不是吗?”

    郑贵妃同样仔细打量着崇祯,看着一脸诚恳表情的崇祯,她实在是看不出这位少年现在是否言不由衷。

    沉默了一会之后,她才谨慎的问道:“不知陛下有什么办法,能让常洵回京看看老身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胸有成竹的分析道:“文官们能用来反对福王叔父回京的手段:不过是一个联合上疏,借亲王出藩后不得回京的祖制反对;再一个便是煽动民间舆论,言福王叔父回京乃是有不轨之心罢了。”

    郑贵妃顿时坐直了身体,对着崇祯点了点头说道:“不错,这些文官翻来覆去就这么两招,但是天下百姓还就是吃他们这一套。士林风潮煽动起来之后,文官就会以此为借口,阻止陛下行事了。陛下对此可有什么对策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