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周瑜的应对
“难!”赵信有些苦涩的说道:“我们主力想要在会稽方面登陆,问题不大,杀进来也可以,可顶多就是占领东南地区而已,能杀入豫章都是底线了,想要北上吴郡,根本没有太大的希望!” 他忍不住又叹气:“我们的兵力不足,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缺点,有战斗力,可没有占据的力量,打仗可以,冲锋也不难,可想要对江东决战,为时过早!” “我何尝不知!” 伊籍想了想,道:“这不正是我们会在这里出现的原因之一吗!” 他乃是礼部的人,对景武司本来就不是很喜欢,这一次和景武司合作,那是朝廷本身没有足够的兵力应对江东的局势。 明军三支水师的力量,景平水师和暴熊水师,都立足在东海,而昭明水师如今在夏州,在柴桑和江东的水军对垒。 可如果想要凭借三支水师的力量,就能攻入江东,那就有些太小看建东了,正所谓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。 江东的战力还是保存的很好的。 除了当初明军攻入建业之外,江东这些年哪怕对外征战,他们的主力也是保存的很好了,并没有太大的折损。 如果不是孙策率军北上,牵住了明军在豫州战线的主力,这时候明军只能自保了,也只是牵引江东主力的作用力而已,想要攻打进来,无疑是白衣做梦了。 不过正因为孙策的主力北上,倒是让明军水师的力量,有可能对江东进行大规模的进攻,把江东打了稀巴烂。 “只有我们让江东内部动乱起来,影响吴国朝堂上的决策,才有机会让他们的主力杀进来了,长驱直入,再一次兵临建业!” 伊籍眸子闪烁,眸光带着一抹不可一世的锐利,他深沉的说道:“孙伯符全力支持曹孟德,所求之,无非就是希望能击垮我们而已,可他既然赌上了整个江东的命运,他就要维持付出代价的!” 昔日的江东猛虎陨落在明军手中,当初明军长驱直入,杀的江东血流成河,焚建业,斩孙坚,这是很多江东人的噩梦。 同样,这杀父之仇不共戴天,也是孙策对于明朝廷,对于牧景,有说不出来的恨意。 不然孙策这些年执掌吴国,也不会一次次的对汉室朝廷让步,然后又是一次次的促成汉室三大诸侯之间的联合,只有他们联合起来,才能全面的对付明朝廷,对付牧景。 如果没有当年孙策孤身入许都。 曹孟德想要和刘玄德联合起来打明军,那还是痴心妄想的一件事情,正因为有了孙策的这一道桥梁,才能让他们达成的合作。 孙策为了对付明朝廷,那是赌上了江东的命运的,特别是这一次的出兵,简直就是连江东本土都顾不上了。 既然他这么热情,大明不可能不回应的,第二次兵临建业,就是明朝廷给予江东,狠狠的一个回礼。 “让孙权返回建业不是难事,但是孙权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投诚我们,如果我们想要让的景平和暴熊两支水师再一次打开长江封锁,杀进建业……”赵信斟酌了一下:“这恐怕没有这么容易!” “我本来就没有把希望放在孙权身上!” 伊籍摇摇头:“孙权只是我们治理江东的一部曲,不是我们夺取江东的布局,这是陛下早已经定下来的策略!” 赵信点点头:“那我们该如何做?” 他在行动力上很强,但是在策划力上不足,所以景武司是谭宗做主,不是他,他相比于谭宗,少了一份谋略而已。 当然,能做这个位置的,他有时候是不需要太大的谋略的,他只需要把活干的漂亮,然后对牧景绝对的忠诚,那就足够了。 这一次江东的行动,主要负责人还是伊籍,所以他听伊籍的。 “你先去弄一份吴军的兵力分布图,要详细的!”伊籍说道: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,我们需要给诸葛亮他们一些帮助,然后创造机会,只要有机会,我相信诸葛亮他们会把握住的机会的!” 伊籍对于诸葛亮还是甘宁两员大将,是给予了很大的信任的。 “柴桑方面,昭明水师最近进攻力度很大,但是江东方面守的密不透风,七次大战,双方折损不少战船,我军未能的突破柴桑半步!” 赵信想了想,把知道的一些消息告诉伊籍。 伊籍沉默了一下,回应:“这倒是不意外,昭明水师的中郎将张允将军,虽然有很深厚的水战经验,但是事实上他更善于守势,对于攻势还是有些不足的,所以未能突破柴桑,也不算是一个意外!” “可这样,吴军压在长江上的兵力,就会继续往长江口压上去,我们想要突破长江口的希望,又薄弱的很多!” 赵信说道。 “军事上的事情,我们说的不算,这些消息,你只要尽快汇报给了诸葛亮他们就行了,如何应对是他们的事情!” 伊籍摇摇头:“我们其实做不了什么的!” 大军对垒,还是要踏踏实实的打一场才行,实力才是王道,靠着他们搞破坏,是很难有所突破的。 “也是!” 赵信苦笑:“可能是最近有些着急了,心态都不够稳重的,这些事情,倒不是我需要的着急的事情!” “慢慢来!” 伊籍说道:“你负责孙权这条线,我负责江东世家,一步步的压住吴国朝堂,就等于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了!” “是!” 赵信点头。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在赵信伊籍他们正在密谋对付吴国朝堂的时候,作为吴国大王孙策最器重的心腹大臣周瑜,还有吴国丞相张昭,此时此刻正在喝茶。 “这茶,还真是不错的好东西啊!” 周瑜喜欢品茶,特别是从明国买回来的特别的茶,这区别他们昔日的茶汤,简直就是天壤之别。 “明国的东西,都不错!” 张昭抿了一口,入口甘醇,茶味浓郁,这种能让人心旷神怡的感觉,的确能让很多读书人都喜欢:“某听说,明国的茶那是需要经过非常多的工艺的,也不知道他们的是如何能研制出来的!”